申報項目:
第二代20/400雙包層大模場摻鐿光纖
主要用途:3000W連續激光器用的20/400雙層大模場摻鐿光纖
服務的時間:雙包層大模場摻鐿光纖2017年在國內率先實現產業化,實現進口替代,2021年開發出第二代摻鐿光纖,比市場現有的摻鐿光纖相比性能得到較大的提升。
產品主要技術指標描述
圖1為第二代20/400雙包層大模場摻鐿光纖實現3000W激光輸出的效率曲線,在976nm泵浦條件下斜效率85.6%。圖2為第二代20/400雙包層大模場摻鐿光纖在3100W條件下,連續拷機1200小時的拷機曲線,可見拷機功率穩定在3100W左右,未見明顯下降。
?
?
圖1?第二代20/400雙包層大模場摻鐿光纖3000W激光輸出效率
?
?
圖2 第二代20/400雙包層大模場摻鐿光纖連續拷機圖
產品特點
2021年睿芯公司第二代雙包層大模場摻鐿光纖取得技術突破并推出相應產品,有效解決了雙包層大模場摻鐿光纖在高功率單腔單模輸出時出現的模式不穩定、非線性及光致暗化等諸多技術難題,第二代20/400摻鐿光纖實現單腔單模2000W、3000W激光輸出,第二代20/400雙包層大模場摻鐿光纖可有效滿足高功率單腔單模光纖激光器的配套需求,實現進口替代,已在國內外客戶端實現批量供貨,與市場現有的摻鐿光纖相比性能得到較大的提升。
產品創新
截止2021年公司擁有授權專利40項,其中美國發明專利1項,國內發明專利6項,主要圍繞解決高功率雙包層大模場有源和無源光纖研制的關鍵技術問題。公司未來將增強專利領先布局意識,積極部署專利防護網,在知識產權數量與覆蓋面上追趕國外競爭對手,2021年公司新申請專利16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
公司持續增加研發經費的投入,2021年研發開發費1899.73萬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為5.58%;2020年研發開發費2209.91萬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為13.9%;2019年研發開發費1610.23萬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為11.48%;2018年研究開發費用681.73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7.16%。
公司作為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緊緊圍繞光纖激光器行業對特種光纖的迫切需求,以光纖激光器的輸出功率從千瓦級向萬瓦級發展的趨勢為切入點,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的開發,不斷推出更高功率的雙包層大模場摻鐿光纖及配套無源光纖,著重開展低模數大模場光纖設計、稀土摻雜技術、涂層可靠性和非線性抑制等領域內前沿技術的研究。
企業技術中心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研發條件,擁有MCVD系統、套管系統、光纖折射率測試幾何參數分析儀等百余臺全工序高精尖設備,自主建設了完善的特種光纖測試中心。
為滿足工業激光器市場對特種光纖性能更高的要求和其他領域對特種光纖的需求,公司不斷進行產品的升級迭代和新市場的戰略布局,推出更高功率、更高性能的光纖激光器用特種光纖。2021年公司制備出三包層光纖34/460/530摻鐿光纖的樣品,可實現4kW激光輸出,與國際行業技術領先水平保持同步;2021年公司第二代摻鐿光纖取得技術突破,可實現光致暗化的有效抑制,可有效滿足超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的配套需求,比市場現有的摻鐿光纖相比性能得到較大的提升。
市場情況
睿芯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湖北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培育企業,2021年被認定為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公司2017年在國內率先實現光纖激光器用特種光纖的產業化,填補國內空白、打破歐美壟斷,2021年公司在國內光纖激光器用特種光纖行業中排名第二位,主導產品雙包層大模場摻鐿有源光纖及配套無源光纖國內市場占有率為40%。產品主要用于光纖激光器,是光纖激光器的“心臟”,但由于專業方向窄、技術難度大,2017年之前能供應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用激光光纖的企業僅有美國Nufern公司、IPG公司等歐美企業。
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全面掌握了光纖激光器用特種光纖領域中改進型化學氣相沉積法(MCVD法)光纖預制棒制備技術、溶液法稀土摻雜工藝技術、高溫全氣相稀土離子摻雜工藝技術、特種光纖拉絲工藝技術以及特種光纖幾何和光學測試技術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技術。產品各項技術指標經鑒定和客戶使用與美國Nufern公司、芬蘭Liekki公司等國際同類產品相當,技術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主導產品雙包層大模場摻鐿有源光纖及配套無源光纖國內市場占有率為40%,被列為湖北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培育企業。